《新京报》专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孙占辉 :未来须加强韧性社区建设

2023-10-13

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 ,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近年来       ,国内韧性城市建设的脚步加快 ,不少城市都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的目标 。


怎样的城市才算有“韧性” ?国内韧性城市建设还需朝哪些方向努力 ?在国际减灾日到来之际 ,《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占辉  。


《新京报》专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孙占辉:未来须加强韧性社区建设


国内韧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新京报:第34个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 ,“韧性城市”起源于何处?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有“韧性”   ?


孙占辉  :“韧性”是从物理学演化而来的概念,起源于拉丁语“resilio”,本意是“恢复到原始状态” 。上世纪70年代初   ,这一概念被用于生态系统研究中,后来逐渐扩展到社会生态系统等领域。本世纪初,韧性的理念被用于城市复杂系统 ,随之产生了韧性城市的概念 。大约在2012年 ,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韧性城市,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韧性概念的含义也日益丰富 。


韧性在整个防灾系统中处于最顶端的位置,代表最高级别的安全  。通常  ,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    ,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    。换句话说,当灾害发生时 ,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  ,快速应对  、恢复 ,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 ,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 。一般认为韧性城市及城市规划、建设 、改造、管理  、文化等多个方面  ,要达到稳健性  、多样性 、冗余性、恢复性和适应性五大特征 。


新京报:国内“韧性城市”建设情况如何?面临哪些挑战 ?


孙占辉  :北京市是全国首个将城市韧性这一概念写入总体规划的城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明确提出了“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提高城市韧性”  。2021年 ,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从统筹拓展城市空间韧性  、有效强化城市工程韧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韧性和积极培育城市社会韧性4个方面    ,提出了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明确提出到2025年  ,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建成50个韧性社区  、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形成可推广  、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典型经验 。


上海韧性城市建设聚焦城市生态安全和运行安全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     ,要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 ,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防灾减灾三个维度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举措 。


总体而言,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体系尚未形成   ,韧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韧性和发展需要统一规划 、通盘考虑 。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人口 、建筑 、生产 、财富的聚集也对各种灾害风险产生放大效应    ,各类“城市病”引发的综合性风险日益增加。在优化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同时,防范化解城市运行中的风险  ,提高城市的韧性日益重要和迫切。

其次 ,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时下自然灾害易发高发 ,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 。然而   ,我国在统筹协调机制    、抗灾设防水平、救援救灾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亟待补短板 、强弱项 。


再次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仍存在不足  。城市人口规模庞大   ,水、电 、气、热等各类城市基础设施负荷压力大 ,城市基础设施一旦受损  ,将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和经济发展   。当前,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的基础情况和底数尚未完全掌握 ,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预警仍存在不足 。


此外 ,基层基础工作亟待加强。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应急时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最先一公里” 。我国基层社区分布广    ,灾害种类多   、隐患大,灾害事故突发、多发   、频发   ,基层面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现实危害 。


未来须加强韧性社区建设


新京报 :建设“韧性城市”对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孙占辉 :随着近年来各种极端天气的出现 ,各种自然灾害的冲击给我们的城建工作带来反思   ,这些都让我们对建设韧性城市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和更迫切的要求    。


韧性城市成为将来全国城市建设的又一发展目标    ,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全方位抗险功能,韧性城市将具备“百折不挠”的品质 ,让城市人民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通过建设韧性城市  ,有助于促进城市发展与安全治理的统筹建设。深入构建全方位 、多尺度 、立体化的韧性城市 ,重点发展城市公共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解决城市安全运行状态动态监测 、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防控、协同组织架构等问题 。


韧性城市持续深入推进,有助于新兴信息技术      、公共安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技术发展 ,持续促进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强化前沿基础研究成果应用    。另外      ,韧性城市建设有助于发展城市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将安全文化教育培训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开展全方位 、常态化的公共安全教育。


新京报  :国内“韧性城市”建设需要朝着哪些方向前进和努力    ?


孙占辉 :首先  ,发展韧性城市建设层次纵深。社区/街道是城市的最小有机单元  ,是城市安全文化和韧性理念发展的沃土  ,进一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韧性城市和提高城市韧性水平 ,必须发动基层群众的力量和借鉴其自主管理能动性 。对此 ,未来须加强韧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和居民的风险意识   ,提高韧性理念的社会普及率 ,增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 。


其次    ,筑牢韧性城市风险感知底座   。依托传感器技术  、数字技术 、智能技术等,加快城市燃气、消防 、水务 、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领域灾害要素监测 ,汇聚地理信息数据、重要防护目标数据   、应急能力数据、承灾载体数据、监测视频等重要数据,打造全灾种 、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管理平台,深化灾害机理模型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融合研究,突破灾害风险的超早期识别技术 ,提升防范城市灾害隐患能力  。加强各行业、各领域 、各主体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城市系统全领域全方面的风险感知体系建设  ,实现城市管理降本  、增效和韧性。


最后,加强韧性理念文化向基层延展       。构建安全文化教育体系  、完善公共安全保障网  ,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国策    。要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  ,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  、进农村   、进社区 、进学校 、进家庭  ,培育安全文化,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未来 ,实现基层韧性治理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发展韧性城市理念,践行韧性治理工作      ,弘扬韧性文化   ,逐步形成人人主动提升个体韧性   、自觉践行韧性城市理念  、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新传感技术的引入提升了城市运行情况监测实时性


新京报 :目前    ,北京市怀柔区韧性城市项目正在建设中   ,取得了哪些成就?北京在推进韧性城市上 ,需要在哪些方面着重发力  ?


孙占辉    :怀柔区围绕城市空间  、工程 、管理和社会等领域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明确了韧性城市建设的联动机制、总体思路,积极推进韧性城市在监测预警   、防灾减灾    、应急救援、城市管理 、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建设。


选取了需求最迫切、技术迭代成效显著的燃气安全运行监测专项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 、韧性城市综合运行监测中心和技术迭代平台作为一期工程建设内容    ,并建成了韧性城市综合运行监测中心 ,中心配备7*24小时值班值守人员  ,负责燃气 、消防  、森林防火  、灾害监测系统值守工作 ,满足韧性城市运行监测统一管理需求 ,满足各韧性城市专项场景的建设范围及业务管理要求。


怀柔韧性城市建设“3+3+N”总体思路:第一个“3”是“1个中心-韧性城市运行管理和监测指挥中心”“1平台-韧性城市业务平台”“1张网-全要素立体化的智能感知网”。第二个“3”是建设1支高水平、专业的韧性城市运行服务和决策支撑服务队伍   ;聚合物联感知领域高端研发资源  ,打造1个拥有核心技术内核的迭代技术平台  ;构建1个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N”是燃气安全、消防、地质灾害、森林防火 、积水内涝和生态环境检测等韧性城市应用场景专项    。


新京报 :近年来,科技赋能加速了韧性城市建设 ,能否举几个例子?


孙占辉  :新传感技术的引入  ,使得对城市运行情况监测的准确性 、可靠性  、实时性极大提升,能够更好了解城市的运行状况 ,使得动态分析城市韧性水平成为可能,如激光甲烷燃气传感器、量子点环境质量监测传感器   、超高清超广角视频监控系统等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种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提高韧性城市监测预警的精度,降低误报率  ,同时可以减少人工工作,提升效能;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系统提供了多种工具   ,可以极大提升韧性城市规划工作 。



相关新闻